“关键一票”的由来——王稼样同志谈遵义会议2
朱仲丽
(全国政协委员)
李妙
一九三五年一月初,红军攻占了遵义城,这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了。由于白天要集中精力指挥部队作战,所以会议都是晚上召开。会址是一个军阀的公馆。参加会议的政治局委员有:张闻天(洛甫)、毛泽东、周恩来、王稼祥、秦邦宪(博古),刘少奇、陈云,政治局候补委员有:邓发、朱德、何克全(凯丰),红军指挥机关和军团的主要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,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(华夫)也参加了,伍修权同志担任翻译。
会议由博古同志主持,他首先作了报告,主要内容是强调不能粉碎五次“围剿”的原因,是客观上的不利因素,党的军事路线错误,博古、李德等人作了批判。
周恩来同志紧接着发了言,他的态度十分坚定、诚恳,要求毛主席重新指挥红军。
几位主要领导同志表了态。会场的意见就容易统一了。会上,大家各抒己见,有的同志也畅快地讲了他们的不同看法,但个别同志不仅仍持错误意见,而且态度蛮横,不愿将印把子交出来。
会议期间,李德坐在屋子靠门口的地方,一言不发,只是一个劲地吸烟,情绪十分低落。
会议开到第三天,由张闻天同志执笔写会议的决议案。
最后一天,会议讨论了中央领导机构的改组,毛主席担任中央军委主席、周恩来同志和王稼祥同志任副主席,王稼祥同志仍兼红军总政治部主任,并成立了他们三人参加的军事指挥小组。会议选举了张闻天同志为党的总书记,主持党中央的日常工作。这次会议,确立了毛主席在党内的实际领导地位,在中国革命的危机关头挽救了红军,挽救了党,它的巨大意义,已经在斗争的实践中得到了证实。
由于主稼样同志在遵义会议上是继毛泽东同志后第二个发言,又是在两条军事路线斗争中,第一个明确表示支持毛主席,所以毛泽东同志在“文化大革命”中多次提到他的这一功劳。这就是“关键的一票”的由来。
|
热点信息 | |||||||||||||||||||||
|
热门图片 | ||||||||||||
|